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香港曾經是兩岸之間重要的資訊交流平台,但《香港國安法》實施四年,台灣議題在香港變得敏感。BBC中文採訪十多名香港記者,了解他們在政治壓力及日常新聞運作中,為何越來越難報道台灣新聞。

一天之內,「台灣總統賴清德」的稱謂在香港媒體上集體消失了。

5月20日,賴清德就職上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。當日前夕,香港《明報》和《信報》還是稱他為「候任總統」。

5月21日,他在上述媒體突然變成「台灣領導人」,或被直呼其名。

「就是520那天,公司高層召集了各部門的中層主管開會,宣佈公司基於法律風險做了這個決定,以後不能寫『總統』。」報章編輯嘉榮(化名)對BBC中文說。他不便透露具體所屬香港媒體是哪一家。

「其實香港『23條』(即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》)通過後大家都猜到會有這一天,賴清德上台是個轉折點,台灣政治新聞比以前更加敏感,大家都怕出事。」他說。「你認真看看,現在連深圳新聞都比台灣新聞多。」

《香港國安法》在2020年頒布實施,第20條「分裂國家」罪所涵蓋的分裂國家、破壞國家統一行為,港府稱是指「台獨」分裂活動或其他「非法改變台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」的活動。

但北京對「台獨」的定義越來越闊,2021年當局公布的「台獨頑固分子名單」包括時任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、立法院長游錫堃、外交部長吳釗燮,翌年更新名單加入時任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、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、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、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等。

賴清德上任總統後,大陸多個部門隨即公布《關於依法懲治「台獨」頑固分子分裂國家、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》,涵蓋懲治「台獨分裂國家行為」共22條規定,最重可處死刑,追訴期為20年。

「大陸對台灣的限制越來越嚴重,以前台灣總統講了什麼,香港記者一定照寫,保證不會有事,但現在寫出來可能很危險,隨時說你幫他宣傳『台獨』。」剛卸任香港記者協會主席的陳朗升對BBC中文說。

「大家都感受到那種壓力,我自己處理賴清德的報道也會怕,因為現在是有法律明文規定後果。」

改變涉台用語的幾個轉折點

記者發現,至6月仍使用」總統「稱呼賴清德的香港主流報章,基本上只剩下《東方日報》。其他報章調整涉台用詞的時間點,與台灣新聞大事及兩岸局勢升溫息息相關。

文首提及的《明報》和《信報》被視為立場較開明,它們更改台灣官方稱謂的轉折點是5月20日賴清德上台,中國官方批評其就職演說措辭是「暴露台獨工作者本性」。

香港親建制報章如《星島日報》更早就迴避「台灣總統」稱謂,若文中無可避免要提及「總統府」一字也會打引號處理。記者發現該報引入新做法的時間點是在2022年8月,當時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(Nancy Pelosi)訪問台灣,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見面,引發大陸破天荒環台軍演。

至於香港的六大電視電台,即香港電台(港台)、商業電台(商台)、新城電台、無線電視(TVB)、Now新聞台及有線電視,則比平面媒體更為謹慎。

以台灣大選報道為例,上兩屆均有「蔡英文總統」、「首位女總統」、「連任總統」等字眼,今屆則避開「總統」一詞,無線電視播出賴清德勝選演說時,字幕上的頭銜是「當選人」而非「總統當選人」,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甚至改稱「台灣大選」為「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」。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中國官方向來對台灣各層級單位名稱有嚴格規定,2017年官方新華社發佈新版《新聞信息報道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》,禁用詞包括「總統」、「總統選舉」、「中華民國」、「台灣政府」、「行政院」和「立法院」等,「總統府」作為地名要改為「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」,「九二共識」也不可提及台灣「一中各表」的說法。

在「一國兩制」下,香港傳媒獨立運作,大部分新聞機構一直沒有跟隨北京的規定,最多是避免直呼「台灣總統某某某」,改為寫作「台灣的總統某某某」或「在台灣,某某某總統」。

但在《香港國安法》生效後,香港電台最先在2021年7月發出內部通告,指要符合「一個中國」原則,處理台灣議題時不得使用「中華民國」或「國立」等字眼,台灣總統要改稱「台灣地區領導人」、台灣政府為「台灣當局」、行政院為「台灣行政機構」或「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」。

2022年8月佩洛西訪台期間,香港三家電視台統一迴避了蔡英文的總統稱謂,直呼其名,但全部都有提及會面地點是在總統府。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台北總統府。

香港商業電台是較遲配合的廣播機構,直到2023年春季才改變報導中的台灣官方人員及機構名稱,如台灣國防部改稱「防務部門」,外交部為「外事部門」等。當時的新聞轉折點,是蔡英文與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凱文·麥卡錫(Kevin McCarthy)會面,其後北京展開三天環台軍演。

「我不確定這跟麥卡錫事件有多大關係,公司也沒有解釋原因。」該台不願具名的員工向BBC中文說。「但我自己最怕的不是來自中聯辦的直接壓力,而是親中藍絲團體和左報來找麻煩。」

翻查資料,2022年8月佩洛西訪台後,曾有」親中「愛國團體到商業電台總部外示威,抗議該台仍以「總統」稱呼蔡英文,沒有跟隨其他本地媒體及時更正對台用語,「公然破壞國家主權」,又指商業電台作為廣播牌照持有者須遵守發牌條件及國安法。

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對BBC中文表示,以往香港傳媒不會完全跟隨大陸官方那套話語,但今時今日的大環境下整體壓力更大,有些指示更加直接,要加倍政治正確,有「官媒化」趨勢。

他指出,儘管不同媒體因機構老闆風格和市場因素等,在處理台灣新聞時的自我審查仍有程度之別,但總體而言不會距離官方立場很遠。「以前的合理是指新聞操作上的合理,但現在的合理是指政治正確上的合理。」

「平衡」報道與發稿時間

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網絡媒體,現時香港記者都不得不兼顧「政治正確」。

在廣播機構任職的資深記者立之(化名)說,他至今仍按照一貫編採原則處理台灣新聞,重要消息從不遺漏,但會在寫法上「戴頭盔」(保護自己),比如早前賴清德回應「台獨22條」的說法,他照樣引述,但就在最後一段加入大陸國台辦的回應。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中國國務院台辦新聞發言人陳斌華(左一)和其他司法部門發言人在北京的人民法院發佈會上(資料照片)。

「就算當日北京沒有回應,也要找出官方最近期的說法,總之一定不能只有台灣那邊,看上去要平衡,以免給人留話柄。」他對BBC中文說。「要這樣自我審查也沒辦法,但我個人的底線是,我不會因為加了北京的回應,就刪減台灣方面的篇幅。」

前香港記協主席陳朗升目前在網媒《Channel C》任職多媒體製作主任,他說作為編輯,審閲記者稿件時也採取相同做法,沒加入北京說法就不會發稿,非常謹慎。

「這樣做會令文章變得不倫不類,稿件的質素和可讀性會降低,但總好過完全不寫——對於現在香港的新聞工作者,可以寫就寫,無法直接寫就找新方法寫。」

但此方法似乎不適用於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。自2021年港府空降政務官出身的李百全為廣播處長,大幅抽起節目及整頓新聞部,該台被指全面「官媒化」,特別在外交和台灣議題上幾乎完全跟隨北京口徑。

據記者觀察,2023年4月麥卡錫與蔡英文會面、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就職,這些登上國際頭條的台灣新聞,香港電台在發生的當下隻字不提,遲至中國外交部及國台辦發稿抨擊,才報道北京的官方立場。

而在今年初的台灣大選,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和民眾黨柯文哲分別於晚上8點前後宣佈落敗,民進黨賴清德8點半發表勝選宣言,但香港電台直到晚上11點才發即時新聞。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賴清德宣佈勝選後,部分香港媒體一反慣例,沒有即時發稿。

傳播學者李立峯教授說:「正常新聞媒體的運作都是搶快,以往香港媒體傍晚七、八點知道其中一方認輸,就會立即報道選舉結果,但今年個別媒體很晚才發稿,給人一種印象是要等大陸官方的說法。」

他認為,「等官方口徑」的現象越趨明顯,情況就如同歐盟或美國政府發表報告批評中國人權狀況,香港媒體以前會直接報道,現在會等外交部發聲明反駁後才出稿,「在壓力之下要達到所謂的平衡」。

為何報道減少?

在國安法律下,港媒報道台灣新聞風險大增,篇幅和編採資源上也有縮小的跡象。

有電視台新聞部的資深剪接師透露,該台的駐台灣記者離職後,一直沒有填補空缺,此後台灣新聞多數用主播旁述(RVO,Reader's Voice Over)形式報道,而非新聞帶(SOT,Sound on Tape)形式。前者一般較簡短,後者則有記者配音和受訪者聲音,報道較完整和有現場色彩。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2024年1月12日台灣大選前夕,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裕義(中)在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。

比較台灣總統大選的報道則更直觀,以往香港各大電視、電台都會派員到當地採訪,但今年只有商業電台、Now新聞及無線電視三家有記者赴台,香港電台和有線電視缺席。

立之是少數有參與台灣大選報道的記者之一,他向BBC中文透露,有同業即使能到現場採訪,也只能去國民黨的造勢晚會和開票集會,要避開民進黨的活動。

「正常記者兩邊都會去,或者至少去贏面比較大的,即是民進黨那邊,但高層會說擔心直播連線期間,民進黨的人在台上說出所謂『台獨』言論,所以不能去...... 但這其實不合邏輯,因為國民黨人一樣會把台灣說成『我們國家』。」

他補充指,國安法後整個業界流失大批記者,他所屬的新聞機構只剩下一半人手,熟悉台灣時事的更是少之又少,「所以撇除政治因素,在不夠人的情況下少做了台灣新聞也很易理解」。

除了現場連線,電視台往常會派專題組記者赴當地製作深度報道,但今年三個主要時事專題節目,包括無線的《新聞透視》、Now新聞的《經緯線》、香港電台的《鏗鏘集》,都沒有報道台灣選舉。

一名前香港電台編導表示,該台負責公共事務節目的班底早已被「換血」,取而代之是「根本不是做新聞出身的人,他們也不會覺得要拍台灣選舉」。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香港的電視台投放更多資源在內地新聞,比以往更不重視台灣報道。

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電視台記者告訴BBC中文,今屆台灣選舉前曾向主管提議拍攝專題,對方沒有明確否決,但暗示這過於政治化,且高層不看重台灣新聞,最終以人手不足為由不了了之。「如果重視台灣,以前你還沒提出,公司已經提早幾個月叫你籌備。現在讓人覺得冷處理,優先考慮永遠是內地新聞,會投放大量資源做中國故事。」

同樣在電視台任職的另一名資深記者說,國安法實施後,一涉及政治議題,不論是香港還是台灣,都很難找到持反對意見的人願意受訪。「我不覺得被禁止做某些題目,而是在實際操作上,只有官方或親中人士願意上鏡,令政治題目很難做。如果台灣大選只可以採訪大陸台商和親國民黨學者,沒有另外一邊,那我覺得更一面倒、傷害更大,我寧願不做。」

報章編輯嘉榮則說,他所屬的媒體今年初仍有大篇幅報道台灣新聞,但賴清德上台後審查增多,「做台灣故事吃力不討好,老闆也明顯不太喜歡」,加上在香港報章,台灣新聞被歸類為中國新聞,要跟大陸新聞搶版面,嘉榮認為香港讀者本身對台灣政治興趣不大,版面「很自然地」被大陸新聞擠壓掉。

「除了九合一地方選舉和總統選舉,香港人都很少關心台灣政治,半導體新聞又離普羅讀者太遠,你看看點擊率就知道。之前輝達(NVIDIA,英偉達)執行長黃仁勳訪問台灣在當地很轟動,但香港讀者很少人知道他是誰,我們也有想過報道,後來沒有人手就算了。」

香港角色轉變

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?是主流媒體不報道台灣新聞而使讀者不感興趣,還是讀者不感興趣而使主流媒體減少報道?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香港的報攤。

「台灣新聞在香港媒體上減少,反映了香港在兩岸的角色變了。」《信報》前副社長、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專業應用教授陳景祥說。

「以前我們(香港)和台灣交流是正面的、被鼓勵的,現在和台灣接觸是踩紅線,大家會疏遠。」

歷史上,英屬香港作為兩岸之間的自由之地曾扮演微妙角色,是兩岸消息的交流平台,無論是新聞、評論還是出版,台灣內容都很豐富,但隨著香港主權轉移以及台灣解禁,香港的位置也產生變化。「1993年兩岸首次會談選擇在新加坡而非香港,就是一個象徵。」陳景祥說。

傳播學者陳韜文及李金銓曾發表研究論文指,二戰後的香港中文報業有「親國民黨」和「親共產黨」的右派及左派報章,80年代簽署《中英聯合聲明》後,香港進入權力轉移的過渡期,香港媒體漸漸向未來的權力中心中共靠攏,《華僑日報》結業標誌著右派報章逐步退場,《星島日報》也慢慢轉變立場變得「親中」。

主權移交前,主管外交和港澳事務的前中國副總理錢其琛公布「錢七條」,規定港台兩地的各種民間交往關係可以繼續,但不能違背「一個中國」原則。1997年後,就發生多次因「一國兩制」而限制有關台灣議題的言論和新聞自由事件。

經典案例是1999年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拋出「兩國論」後,香港電台節目《香港家書》邀請台灣駐港代表、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國安出席,他在節目中發表對「兩國論」的解釋,遭部份建制派人士嚴厲抨擊。其後時任香港廣播處處長張敏儀被調任至日本,鄭安國不獲港府續發簽證而被迫離職。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2000年台灣實現首次政黨輪替,陳水扁及呂秀蓮擔任正副總統。

接著在2000年的台灣大選,民進黨首次成為執政黨,香港有線電視專訪副總統當選人呂秀蓮,她在訪問中發表「遠親近鄰」論,時任中聯辦副主任王鳳超立即指責該台「宣揚台獨」。

「此後香港新聞機構都很避忌跟台灣政要做專訪,因為你很難做到所謂的平衡。」中文大學學者李立峯說。「專訪是一種很合理的新聞形式,但在北京眼中,這是給他一個平台去鼓吹他的理念。」

政治紅線模糊

《香港國安法》實施後,不只是專訪,連一般報道都可能觸碰「紅線」,但界線模糊。

獨立記者、新聞網站《誌HKFEATURE》創辦人關震海對BBC中文說,兩年前的「雙十」節曾做專題報道,探討香港國民黨員大幅流失的情況,當時他觀察到中聯辦與香港警方態度差異很大。

關震海說,「中聯辦和國民黨幹部還是關係很密切,會互相打招呼,孫中山也是共產黨推崇的,但是香港警察就很凶狠。在台灣問題上,我摸不透到底哪一派才是標凖?究竟國民黨員大幅減少,警方是開心還是不開心?紅線是由哪一方拉的?」

親國民黨團體過去每年在屯門中山公園和青山」紅樓「進行紀念活動,但香港警方在國安法實施後於該處拉起封鎖線並嚴密布防,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警告市民切勿意圖做出「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來」的行為。

關震海說經此一役,他在選題上較少做香港的台灣議題,反而較聚焦在台灣本土,「我發現做台灣不會出大事,是涉及警察才會出事」。他的媒體近期做了關於金門和台灣鳳梨的深度報道,他說連台灣同業都表示欣賞。

「大部分台灣媒體有政黨包袱,很多東西不能寫出來,反而我們在香港可以放膽報道,把真相『出口轉內銷』回台灣。只要我們堅持舊香港人做新聞的專業精神,香港還是有一定角色的。」

「問題是,我們作為獨立媒體因為影響力較小,受到的壓力也較小,才可以這樣做,主流媒體不可以,變相很多重要的台灣題目從香港讀者的視野中消失了。」

長遠影響

前香港記協主席陳朗昇認同,香港人對台灣時事越來越陌生,他身為新聞工作者也越來越少接觸台灣新聞。

「現在的行政院長是誰?」他接受訪問時反問自己,但思考良久都沒有答案,只好上網搜尋。「噢,是卓榮泰。他是誰?這幾個月在香港媒體都沒聽過他或其他賴清德內閣成員的背景。」

「這些就是不講不察覺、一講就很明顯的例子,傳媒不報,市民對世界的認識少了。香港和台灣這麼近,現在又那麼多香港人住在台灣,我們竟然對台灣如此不熟悉。」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香港主權移交中國27週年前夕,香港九龍城附近的街道上飄揚著中國國旗和香港區旗(2024年6月29日)。

傳播學者李立峯表示,香港仍是網絡自由的城市,主流媒體減少台灣報道短期內不會造成很大影響,但長遠而言港人可能越來越不理解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,只相信官方論述。「情況就好像大陸民眾怎樣看香港,2019年他們無法接收官方聲音以外的資訊,在封閉的資訊環境下就有反香港的情緒。」

他預料,「二分」的趨勢會持續,教育程度高的市民本來已習慣閲讀外媒,但社會上八、九成的一般民眾,平日靠主流媒體接收總括式的新聞報道,這兩類人的距離會擴大,「越來越平行時空,無法溝通」。

在《香港國安法》實施後已移居英國的香港社會科學學者鍾劍華博士對BBC中文指出,台灣作為全球第二大的華人社會,以往台港兩地有很多交流,每年選舉都有大批港人前往觀選,這是大陸官方不樂見的。

「持續有資訊就會形成概念,你未必清楚細節,但會知道台灣有公投、可以罷免市長、會選總統,是華人地區最民主的地方。現在官方想你連概念都沒有,空白了,由他來填充。」

香港國安法實施四年,台灣新聞如何在香港媒體上消失

圖為台北一家港式餐廳牆上的留言字句。

他引述過去的民調指,香港較多人支持兩岸統一,大中華意識仍然強烈,若香港媒體持續淡化及降格台灣新聞,將進一步強化這種觀念。「這樣台灣政府也會對香港人提高戒心,可以想象對香港移民的審查也會增多。」

台灣陸委會日前提高大陸及香港澳門旅遊警示至「橙色」,強烈建議民眾「非必要宜避免前往」。記者觀察到,社交媒體上台灣人紛紛詢問香港網民,香港是否很危險,並表示疑惑和擔憂。

「從媒體資訊到民間交流都在減少,兩地失去互信。」鍾劍華說。「香港曾經作為兩岸溝通橋樑的幻想,也破滅了。」

OTHER NEWS

1 hour ago

因「香港跟中國並列」 中國玩家出征韓國LOL戰隊: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

1 hour ago

百萬訂閱YTR爆「8個月大兒罹1病」!每天至少治療20hr

1 hour ago

王淨一是無成超廢柴!沒有存在感爆厭世「同學不用努力」看免錢電影

1 hour ago

藍委提案引進中資 綠委揭四道門讓中國進來

1 hour ago

她是「學術妲己」? 西安交大李藝飛被爆「跨度過大」還與數學生、教授有染

1 hour ago

雞蛋滯銷冰箱爆滿 庫存4800萬顆!網炸鍋:早餐店一樣貴

1 hour ago

台男曝娶越南新娘「花費明細」!別信仲介50萬辦到好:比娶台女麻煩10倍

1 hour ago

中研院士問使用核能可能性 鄭麗君這樣回答

1 hour ago

力挺菲律賓! 美菲聯合軍演 美在南海黃岩島附近祭出這「狠貨」.....

1 hour ago

快訊/大雷雨亂北捷文湖線 六張犁至動物園站暫停營運

2 hrs ago

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!全台11所大學入列 2私校「擠進台灣前5名」

2 hrs ago

海霸王高雄分公司傳火警!火勢猛烈黑煙直竄 員工急逃出

2 hrs ago

雨彈炸台北!文湖線一度停駛 全線恢復正常營運

2 hrs ago

D槽女王引退8年轉戰商界有成 上原亞衣首吐真心話:AV不光彩

2 hrs ago

民眾黨將再邀賴清德國情報告 總統府:應靜候釋憲結果

2 hrs ago

陳沂開團買塵蟎機被戲稱「淘寶姨」 怒告史書華因這原因不起訴

2 hrs ago

中畢業生喊「去祖國最需要地方」 被爆留美

2 hrs ago

陳美鳳過68歲生日!「言承旭驚喜現身」 照片意外曝傷況

2 hrs ago

死後酒測值0.54!男大生「改驗眼球液沒酒駕」大翻盤 高大成曝背後關鍵

2 hrs ago

遊日注意!2大航空公司「列9大NG行為」…包含性騷擾 最重將報警處理

2 hrs ago

日本男種「63葉幸運草」 打破金氏世界紀錄

2 hrs ago

點點心進駐漢神巨蛋 豬仔包連五天免費快搶吃、「食神好味」買一送一

2 hrs ago

中共介入政論節目?吳子嘉出手告「新華社記者」 網喊:高招

2 hrs ago

《墨雨雲間》結局引爭議!補拍超甜番外平眾怒,于正:只要你相信他回來了,他就回來了

2 hrs ago

史上最早5級颶風! 「貝羅」襲加勒比海恐掀12m浪

2 hrs ago

買一送一!人氣咖啡CAFE ACME插旗台中勤美推限定早午餐、特色調酒,開幕優惠買一送一

2 hrs ago

連鎖店遭阿公嬤入侵!點杯飲料「佔位整天」 一票爆共鳴:星巴克也是

2 hrs ago

蛋殼是垃圾還是生廚餘?彰化分類吵翻天

2 hrs ago

鄭麗媛被指「勾引學生」! 家長堵人痛罵「私生活骯髒」逼哭她

2 hrs ago

民進黨續全台宣講 最新2論述曝:我們還有機會守住台灣

2 hrs ago

MLB/國民超級新秀開箱!「木頭哥」首打席敲安 秒成隊史第2人

2 hrs ago

讓青鳥世代了解國民黨地方派系!民進黨啟動第二階段宣講「反黨國復辟」

2 hrs ago

30多年後再重逢!「周慧敏緊擁90年代女神」:被妳滿滿的愛擁抱著

2 hrs ago

過期疫苗還在打?疾管署:效期經食藥署同意已展延

2 hrs ago

台積電吸磁效應 北富銀申設東京分行准了

2 hrs ago

T1/樂天女孩不能棒、籃雙棲 Mika離開臺北戰神啦啦隊Taishin Wonders

2 hrs ago

防彈少年團國際再爭光!Jin退伍後7月飛法國 為巴黎奧運傳聖火

2 hrs ago

遊客比居民多1000倍!首爾知名觀光區實施「觀光宵禁」

2 hrs ago

彰化家具倉庫大火濃煙竄天 數公里外可見景象駭人

2 hrs ago

業者與清潔隊員掛勾 私運闖關焚化爐141次起訴4人